2月26日,在政协第十二届贵阳市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,余晓燕委员代表农工党作《有效盘活农村闲置房屋土地资源助推乡村振兴》的发言。
贵阳作为典型的山区城市,素有“八山一水一分田”之说,人均耕地不足半亩,土地资源十分稀缺。近年来,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,因上学、务工、入伍等原因,许多农村人口举家搬迁或入籍城镇,导致大量房屋土地成为闲置危房和撂荒土地。2020年8月,经对我市农村闲置房屋土地抽样调查发现:撂荒地、低效苗木占比约12.3%;荒滩地和荒山占比约7.93%;长期无人居住的或半年以上无人居住的乡镇房屋占房屋总数8.3%,还不包括其他闲置学校和厂房等。有效盘活这些闲置房屋土地资源对于缓解我市农村建设用地紧张、提升土地效益,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大意义。
一、存在的主要问题
一是农村闲置房屋土地有待统筹规划。近年来,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,农村产业发展所需农村建设用地,以及土地规模化整合需要大量土地,如何将农村闲置房屋土地资源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对接整合,有待统筹规划。
二是农村闲置房屋土地流转渠道不畅。在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,分散化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严重束缚了农业规模化整合发展,农村房屋也不能进入市场流转。农村房屋土地资源流转不畅,导致资源优势无法转化为经济优势,严重制约农民共享发展成果。
三是农村闲置土地整合利用方式单一。目前,农村土地普遍存在“分得彻底、统得无力”现象,农村单家独户、单打独斗的小农状态十分普遍,基层政府引入的农业项目,大多数采取公司流转土地,公司运营,模式单一。且农民只是雇佣工,只负责简单劳动,不利于农业发展和农民进步。
二、四点对策建议
一是摸清资源底数,做好农村闲置房屋土地新规划。建议市自然资源局牵头,市农业农村局、市住建局等单位配合,摸清我市农村闲置房屋土地底数与发展需求,以“强省会”五年行动为指导,将农村闲置房屋土地资源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对接整合起来,邀请专业规划机构,结合产业需求编制空间规划,对农旅休闲、村庄建设、农业产业建设等进行再规划,为乡村振兴绘制蓝图。
二是搭建交易平台,推进农村闲置房屋土地有序流转。借鉴外省先进经验,结合我省《关于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》,搭建我市农村产权交易服务平台,推动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、林权、集体建设用地等通过平台进行市场交易,探索闲置房屋土地使用权有序流转路径,盘活闲置土地资源,撬动社会资本进入农业农村领域,促进城乡融合发展,推进乡村振兴。
三是多渠道整合闲置资源,促进农民增产增收。各区县结合自身资源禀赋,因地制宜,采取“政府+平台公司+农户+N”发展模式,利用股份合作、资产租赁、返租倒包等经济手段,发挥闲置资源的价值。如:组建农业公司,通过土地入股、流转等形式,将闲置土地资源规模化整合,便于农机耕作,提高土地产出;组建农旅公司,通过房屋入股、租赁等形式集中闲置房屋资产,发展康养、休闲、民宿、农业体验等旅游产业;组建农特产品开发公司,利用空置房屋,发展手工制作、民族民间文艺等地方特色文化产业。通过多渠道盘活农村闲置房屋土地资源,拓宽农民增收渠道。
四是创新支持方式,打好金融支撑“组合拳”。制定农户大额信用贷款管理办法、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管理办法等配套政策,引导金融资本、社会资本参与乡村建设,激励农户参与盘活农村闲置资产的积极性;农村信用社积极参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,参与确权颁证的农村资产评估,对茶园、森林、土地、房屋等资源资产开展评估,提高农户和农业投资者的贷款授信额度,为盘活农村闲置资产提供技术支撑。
编辑:小 虎
责编:王 营
审核:刘 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