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十三五”期间,修文全县上下接续奋斗,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跃升,取得了许多历史性的突破。面对“十四五”,修文县如何全方位贯彻落实好全会精神,在“强省会”五年行动中切实担负起历史赋予的时代使命。今天《奋进新未来 再续新征程》专访修文县委书记孙华忠。
我认为这次市委全会全面贯彻了新发展理念,深度融入了新发展格局,抓住“强省会”这一重大机遇,推动贵阳贵安加速迈入了新发展阶段,可以说是贵阳贵安一次具有里程碑、划时代意义的会议。
回望过去的“十三五”,修文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跃升,取得了许多历史性的突破。
一是脱贫攻坚创造了“修文战法”。全县脱贫攻坚成色很足、质量很高,贫困人口可支配收入全部超过6000元,2019年脱贫攻坚考核位列全市第3位,在全省非贫困县中位列13位。2020年最终考核,第三方考核组目前给修文打了满分,修文也彻底撕掉了贫困标签。
二是经济发展取得了历史突破。近年来,我们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,坚持农业稳县、工业强县、文旅活县和城建兴县战略,推动一二三产全面转型、全面升级。修文猕猴桃等农特产品形成规模、品质风行天下;黔轮胎、贵钢、恒大新能源汽车以及贵阳农产品物流园等优强企业强势入驻;阳明文化园、六广温泉等景区景点星罗棋布、遍地开花;修文建城区面积不断扩大,城乡面貌日新月异。2010年修文GDP只有46亿,排贵阳市倒数第一;2019年GDP达到了175.7亿, GDP增速11.1%,排全市第一,在全省县域第一方阵当中排第6位;2020年GDP可以实现在全市排第四的目标。
三是营商环境实现了凤凰涅盘。修文的营商环境2017年跌到了冰点,成为全省倒数第一,2018年提升到了第11位,2019年来到了第8位,修文的产业大招商已多次排名全省前列。
四是“三足鼎筑”做足了文化支撑。近年来,相继建成了阳明文化园、龙冈书院、玩易窝遗址公园等,并成功举办了六届国际阳明文化节,全县还创造了3个全国文明单位、3个全国文明村寨。
展望未来的“十四五”,我们将切实担负起历史赋予的时代使命,具体来说要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:
一是提高经济体量的占比。“十四五”期间,全县GDP增速要保证在10%以上,GDP将达到330亿到350亿元这个区间,力争为全市多贡献1个百分点。
二是做好人口配置的支撑。随着贵阳中轴线的全线贯通,教育和一二三产业的发展会吸引大量流动人口,预计到2025年,修文的人口可净增10万人左右。
三是强化土地供应的保障。修文拥有1075平方公里的土地,经开区周边水、电、路、气、讯配套齐全,随时可以出让。下一步,我们将利用新一轮的城市空间规划和调整,做足产业集聚发展的保障。
四是挖掘工业发展的潜能。修文在工业方面有良好的基础和广阔的前景,除了贵钢、黔轮胎、恒大等装备制造外,还有23家医药生产企业、8家包装生产企业、18家饲料生产企业及一大批生产建材的加工企业。目前二产占修文GDP的48.5%,“十四五”期间,我们将把重点放在二产的占比上,力争提高到50%以上,增速确保11%以上,要高于GDP的增速。同时全力推动全省农机器械产业园建设,打造新的工业发展的增长点。
五是力求农业品牌走前列。修文猕猴桃种植面积达到16.7万亩,成功获得“国家级示范园区”称号,每年可获取1亿元资金支持。2020年猕猴桃产量达到5.48万吨,蔬菜面积稳定在30万亩以上,食用菌已突破2500万棒,生猪养殖突破30万头。修文还有全市最大的农产品物流园,有规范化的生猪屠宰基地和禽蛋交易市场。下一步,我们重点要把一产的15.3%的占比,加快转化为二、三产的融合,提高一产对带动二、三产的支撑,打造并推出更多深加工的品牌。
六是推动文化产业的提升。现在修文在阳明文化的硬件上已日臻完善,下一步我们将借助建党100周年和第七届国际阳明文化节的举办,把修文更好的文化软实力做大做强,唱响主旋律、释放正能量、发出修文好声音。
编辑:刘婷
责编:周晓艳
审核:刘露